七律·长征诗词鉴赏PPT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诗词原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词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诗词赏析首联:诗人对红军的英勇无畏的精神进行了直接赞颂。“不怕”二字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所有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而“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描,显示出红军的顽强拼搏精神和乐观主义的情怀。颔联: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五岭的逶迤、乌蒙的磅礴分别比作“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和“滚动着的小泥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红军面对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同时暗含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表现了红军的豪迈情怀。颈联:诗人再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金沙江的水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比作“暖”,将大渡河上的铁索桥比作“寒”。这里,“暖”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而“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一“暖”一“寒”,既写出了红军战士战胜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精神,又表现出了红军战士在面临困难时的乐观主义情怀。尾联:诗人通过对岷山雪景的描写,展现出红军战士在经历无数艰难险阻后,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们为此感到无比的喜悦和自豪。这里,“三军”指的是红军的第一、二、四方面军,“尽开颜”则表现出红军战士们在经历长征途中的各种艰难困苦后,终于迎来了胜利的喜悦。这首七言律诗在结构上严谨而自然,语言上生动而富有表现力,情感上激昂而深沉。它通过对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的描述,展现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红军战士们的深厚感情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念。这首诗不仅是对红军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艺术再现,也是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此外,《七律·长征》还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诗篇,它以其深刻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革命文学的经典之作。这首诗所表现出的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顽强拼搏的精神,不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不懈奋斗,也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诗词影响这首七律是写长征的,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全诗写红军在长征中所克服的无数艰难险阻,他通过生动典型的事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这首诗的首联是全诗的统领,以直白的语言,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颔联、颈联则运用了对仗、比喻、夸张等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红军在长征途中战胜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精神,尾联则以生动的比喻表现了红军战士在经历长征途中的各种艰难困苦后,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们为此感到无比的喜悦和自豪。整首诗既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也表达了诗人对红军战士的深厚感情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念。这首七律在长征即将胜利结束时写出,不仅是对长征的崇高评价,也是对中国工农红军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崇高评价。它不仅在当时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而且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首七律·长征诗词鉴赏(续)诗词风格与特点《七律·长征》展现了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独特风格。此诗语言凝练,意象生动,情感深沉而激昂,体现了诗人对于中国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于红军战士的深厚感情。语言凝练毛泽东在这首诗中运用了高度凝练的语言,每一个词语都充满了力量和深意。如“万水千山只等闲”,用简单的几个字就概括了红军长征中经历的无数艰难险阻,表现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意象生动诗中的意象生动鲜明,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红军长征途中的困难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红军战士的英勇和坚韧。情感深沉而激昂整首诗情感深沉而激昂,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的艰辛和困苦,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红军战士的深厚感情和对于胜利的坚定信念。这种情感的深沉和激昂相互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感人的力量。诗词意义与价值《七律·长征》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内涵和艺术魅力的诗歌,更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文献。它记录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艰难历程和伟大胜利,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象征。历史意义这首诗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见证,它记录了红军长征这一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历史事件。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深刻了解到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意义,也可以深刻感受到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艺术价值从艺术角度来看,《七律·长征》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凝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壮丽画卷。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民族特色,还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感染力。精神力量《七律·长征》所表现出的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顽强拼搏的精神,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不仅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综上所述,《七律·长征》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内涵、高度艺术价值和强大精神力量的诗歌。它不仅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文献,也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资源。这首诗所表现出的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顽强拼搏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