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内容PPT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有的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有说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革命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领土上肆意妄为,清政府则腐败无能,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残酷镇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渴望变革和进步。革命过程起义爆发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辛亥革命。各省响应辛亥革命爆发后,各省纷纷独立。清政府的军队陷入土崩瓦解的状态。清朝任命北洋新军统帅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成立内阁并统领清兵。袁世凯一方面于阳夏战争中向革命军施加军事压力,另一方面却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形成南北议和的形势。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凯诱使清帝溥仪逊位,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灭亡。袁世凯上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誓词中明确表示:“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孙中山在就职宣言书中也指出:“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然而,袁世凯在逼清帝退位后,却逐渐暴露出独裁、专制的野心。临时政府中的北洋派分子和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勾结,妄图推翻革命果实。孙中山被迫在清帝退位后,于1912年2月13日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荐袁世凯以自代。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职。革命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辛亥革命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也为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