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胡兰的革命故事PPT
抗日烽火中的巾帼英雄——刘胡兰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涌现出了无数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革命先烈。其中,刘胡兰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她的事迹不...
抗日烽火中的巾帼英雄——刘胡兰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涌现出了无数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革命先烈。其中,刘胡兰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她的事迹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更成为了激励后人为理想而奋斗的榜样。童年时期的启蒙教育刘胡兰,一个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的女孩。她的家庭并不富裕,但父母却给了她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小,她就从母亲那里听到了许多关于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故事。这些故事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共产党好”的种子。1941年,年仅9岁的刘胡兰上了抗日政府办的冬学。在这里,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胡文秀。胡文秀用废纸订成的小本子上为她写下了“刘胡兰”三个字,并将“富”字有意改成自己的姓氏“胡”字,这浸透着母女间的深情厚谊。在随后的日子里,由于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阶段,环境日益恶化,冬学不得不停办。然而,胡文秀并没有放弃对女儿的教育。她利用在家纺线的机会,用家里盖面缸的石盖片做石板,用石灰块在上面手把手地教刘胡兰认字、写字。革命意识的萌芽胡文秀首先教给刘胡兰认识的就是“毛主席,共产党,八路军,打日本”。这四个词语不仅代表了当时中国的政治形势,更是刘胡兰革命意识萌芽的起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刘胡兰逐渐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她知道了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而八路军则是为保卫祖国、抗击日寇而奋斗的队伍。这些认识使她在心中更加坚定了信仰共产主义的信念。投身革命的火焰1942年,刘胡兰当上了儿童团长。她经常和小伙伴们站岗、放哨,掩护抗日干部。在这个过程中,她亲身经历了许多英勇事迹。特别是15岁的通讯员王士信、武占魁为掩护区长脱险壮烈牺牲的情景,使她永生难忘。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刘胡兰,使她更加坚定了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英勇就义传千古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加紧了对根据地的扫荡。一天夜里,刘胡兰和同志们一起向各村党组织传达党的指示。但在返回途中,她却不幸被叛徒出卖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刘胡兰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最后,年仅15岁的她在敌人的屠刀下英勇就义。刘胡兰虽然年纪小小,但是却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着党和人民的利益而工作,乃是共产党员的天职”这一崇高的精神境界。她的英勇事迹传遍了全国上下,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楷模和英雄。后人铭记与传承刘胡兰的故事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遗忘。相反,她的故事一直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在当今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习刘胡兰等革命先烈的精神品质和工作作风。我们要时刻牢记他们的历史功绩和牺牲奉献精神;要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风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革命先烈们的期望和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关于刘胡兰的故事,可以继续从她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的角度来讲述。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年仅15岁的刘胡兰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她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最后,她在敌人的屠刀下英勇就义,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着党和人民的利益而工作,乃是共产党员的天职”这一崇高的精神境界。刘胡兰虽然年纪小小,但是却用自己的生命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她的故事传遍了全国上下,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楷模和英雄。她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她的故事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在当今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习刘胡兰等革命先烈的精神品质和工作作风。我们要时刻牢记他们的历史功绩和牺牲奉献精神;要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风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革命先烈们的期望和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在1947年1月,敌军突袭云周西村,搜捕共产党人的行动中,刘胡兰陷入了危险的处境。然而,她并没有因此畏惧和退缩。在上级组织的关注下,刘胡兰于11日夜迅速转移,第二天被接上山。在山上,刘胡兰继续坚持她的革命工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动员群众参加斗争。她积极参与支前工作,为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她也密切关注敌人的动态,张贴宣传标语,发放传单,为当地党组织和武工队提供重要的情报和支持。在刘胡兰的配合下,由敌人派来的作恶多端的村长被当地党组织和武工队铲除。这一举动进一步招致了敌人的仇视和追捕。然而,刘胡兰和其他同志从不畏惧困难和威胁,仍然坚持工作,为革命事业奋斗不息。刘胡兰的革命精神和坚定信念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更成为了激励后人为理想而奋斗的榜样。她的故事传遍了全国上下,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楷模和英雄。她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她的故事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刘胡兰的故事并没有在此处结束,而是继续展现了她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英勇的牺牲精神。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年仅15岁的刘胡兰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她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最后,她在敌人的屠刀下英勇就义,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着党和人民的利益而工作,乃是共产党员的天职”这一崇高的精神境界。刘胡兰虽然年纪小小,但是却用自己的生命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她的故事传遍了全国上下,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楷模和英雄。她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她的故事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在当今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习刘胡兰等革命先烈的精神品质和工作作风。我们要时刻牢记他们的历史功绩和牺牲奉献精神;要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风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革命先烈们的期望和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 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 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 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候补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刘胡兰主动要求留下坚持斗争。 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 这时,她尚未满15周岁。 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连续两天刊登专稿,报道刘胡兰的英雄事迹。 1957年1月12日,在刘胡兰烈士遇害10周年时,毛泽东主席又重新为刘胡兰题写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以缅怀这位女英雄。刘胡兰的故事继续如下:在反动派将同时被捕获的六位革命群众杀害后,年仅15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大义凛然地选择了牺牲。她毫不畏惧地躺在铡刀下,结束了自己短暂而英勇的一生。刘胡兰的事迹传遍了全国上下,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楷模和英雄。她的故事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更成为了激励后人为理想而奋斗的榜样。她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她的故事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在当今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习刘胡兰等革命先烈的精神品质和工作作风。我们要时刻牢记他们的历史功绩和牺牲奉献精神;要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风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革命先烈们的期望和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