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万寿宫PPT
南昌万寿宫,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中山路65号,占地面积3905平方米,建筑面积3578平方米。历史沿革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宋高宗赵构为奉祀道教...
南昌万寿宫,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中山路65号,占地面积3905平方米,建筑面积3578平方米。历史沿革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宋高宗赵构为奉祀道教宗派之一的正一道祖师张道陵,在江西南昌西山(今南昌市湾里区西山)锦屏峰华室修建道观,名“演教寺”,后更名为“玉隆万寿宫”。元代至元五年(1339年),元世祖忽必烈为奉祀“万寿福泉”所建的“龙源宫”与“玉隆万寿宫”合二为一,成为江西全省各路道教活动中心。明嘉靖年间(1522—1567年),明世宗朱厚熜下令大修玉隆万寿宫,并御赐“妙正真人”张三丰所书“第一福地”和“万寿崇文”匾额。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明朝朝廷又大规模扩建玉隆万寿宫,拆除原龙源宫后殿并改建大士阁,从而形成了其历史鼎盛时期的面貌。清代咸丰六年(1856年),在太平军攻占南昌时,万寿宫遭破坏,大部分建筑被毁。清同治七年(1868年),清政府对万寿宫进行修缮,并重建了三座大殿。建筑格局南昌万寿宫建筑群坐北朝南,为砖木结构抬梁式建筑,琉璃瓦重檐歇山屋顶。宫中建筑分为三进,中轴线上依次为牌坊、正门、前殿、后殿、玉皇顶。其中,后殿为万寿宫建筑群的主体建筑之一,由献殿、东西配殿、东西厢房、天井及附属建筑组成。附属建筑包括左右钟鼓楼、左右碑亭等。保护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西省人民政府将南昌万寿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7年,南昌市将南昌万寿宫修缮一新,并对宫内的碑刻进行了修复。2006年5月25日,包括南昌万寿宫在内的龙虎山道教正一道祖庭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南昌市政府启动了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重建工作。2013年,南昌市正式启动了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工作,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4. 9万平方米。2017年4月,《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政府关于启动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有机更新项目的请示》得到批复;同年6月27日,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历史文化张真人(张道陵)神诞法会张真人即道教正一道的创始人张道陵(原名张陵),又称“张天师”。据《龙虎山志》记载:“(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高宗为奉祠张氏之故宅也。”又因张道陵曾于龙虎山炼丹,“丹成而龙虎现”,故龙虎山又称“仙岩”。因此地有丹成龙虎现之异象,遂改名为“龙虎山”,并改建了玉皇顶,塑了张道陵像。明世宗朱厚熜下令大修玉隆万寿宫时,又御赐“妙正真人”张三丰所书“第一福地”和“万寿崇文”匾额。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明朝朝廷又大规模扩建玉隆万寿宫,拆除原龙源宫后殿并改建大士阁。自此以后,玉隆万寿宫成为江西全省各路道教活动中心。自宋代以来,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日都要举行盛大的张真人(张道陵)神诞法会活动。据《龙虎山志》记载:“(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高宗为奉祠张氏之故宅也。”又因张道陵曾于龙虎山炼丹,“丹成而龙虎现”,故龙虎山又称“仙岩”。因此地有丹成龙虎现之异象,遂改名为“龙虎山”,并改建了玉皇顶,塑了张道陵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