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与防火防爆知识PPT
一、火灾的概念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大多数发生在建筑、交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极大。二、火灾的分类A类火灾指...
一、火灾的概念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大多数发生在建筑、交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极大。二、火灾的分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三、火灾的特点突发性火灾和爆炸事故往往是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发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复杂性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既有物理过程,又有化学过程,往往还伴随着燃烧、爆炸、毒气(害)释放等多种危险严重性火灾和爆炸事故往往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生产中断,甚至企业倒闭,社会混乱社会性火灾和爆炸事故不仅是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的问题,而且波及社会,影响极大四、防火防爆的基本原则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以预防为主,消除或减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控制可燃物用非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或可燃材料;采取局部通风或全部通风的方法,降低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浓度;对能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分开存放隔绝助燃物使可燃性气体、液体、固体不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等助燃物接触,即使有着火源作用,也因为没有助燃物参与而不致发生燃烧或爆炸消除着火源严格控制明火、电火及防止静电、雷击引起火灾阻止火势蔓延在建筑物之间筑防火墙,设防火间距,防止火灾扩大五、火灾的预防措施控制可燃物具体措施有:严禁在生产、储存场所使用明火;使用防爆电气设备;严禁吸烟及携带引火物品;严禁在防火间距、消防通道内搭设建筑或堆放物品;及时清除桶、罐内的可燃液体;防止易燃易爆气体(蒸气)的泄漏等隔绝空气将可燃物品隔绝空气储存,在密闭设备中运行,并设置通风设备,在设备动火前进行置换通风清除火源采取隔离等措施,禁止烟火进入生产区;在生产区使用防爆电气设备;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火险隐患;禁止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等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在压力的容器设备上安装防爆膜、安全阀;在建筑物之间留设防火间距、筑防火墙;有爆炸危险的厂房或仓库采用轻质屋顶、设置天窗或风洞;在能形成爆炸介质的场所设置泄压门窗、轻质屋盖等六、灭火的基本方法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使温度低于燃点,从而燃烧过程停止。如用水和二氧化碳直接喷射燃烧物,往火源附近未燃烧物上喷洒灭火剂,防止形成新的火点窒息法消除燃烧条件中的助燃物,使燃烧停止。如用不燃或难燃物遮盖燃烧物;封闭起火的建筑、设备的孔洞隔离法把燃烧物与未燃烧物隔离。如将起火点附近的可燃、易燃或助燃物搬走;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路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设法阻拦流散的液体;拆除与火源毗连的易燃建筑物等抑制法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如往燃烧物上喷射干粉等灭火剂七、常用的灭火器适宜于扑救石油产品、油漆、有机溶剂火灾。它能抑制燃烧的连锁反映而灭火。也适宜于扑灭液体、气体、电气火灾(干粉有5万伏以上的电绝缘性能)。有的还能扑灭固体火灾干粉灭火器不能扑救轻金属燃烧的火灾。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有的是拉起拉环),再按下压把,干粉即可喷出。灭火时要接近火焰喷射;干粉喷射时间短,喷射前要选择好位置,否则容易使干粉散失或灭火不全。适宜于扑救贵重仪器设备,档案资料,计算机室内火灾,它不导电也适宜于扑救带电的低压电器设备和油类火灾,但不可用它扑救钾、钠、镁、铝等物质火灾使用时,鸭嘴式的先拔掉保险销,压下压把即可,手轮式的要先取掉铅封,然后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手轮,,药剂即可喷出。灭火时,人员应站在上风处。它是一种高效灭火剂。灭火时不污染物品,不留痕迹,特别适用于扑救精密仪器、电子设备、文物档案资料火灾。它的灭火原理也是抑制连烧的连锁反应,也适宜于扑救油类、有机溶剂、气体和电气设备的火灾使用时要首先拔掉保险销,然后握紧压把开关,即有药剂喷出。使用时灭火筒身要垂直,不可平放和颠倒使用。它的射程较近,使用时要把喷嘴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左右扫射,快速推进,直至把火焰扑灭。它最适合扑救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布等火灾使用时要将灭火器直立放稳,摘下保护帽,用手掌拍击开启杠顶端的凸头,水流便会从喷嘴喷出。八、火灾的扑救报警火灾发生时,应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所在地区、街道、房屋门牌号码、起火部位、燃烧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以及所使用电话的号码。报警后,应派人在路口接应,引导消防车进入火场灭火对于火灾,应该采用正确的灭火方法和选用适当的灭火工具积极扑救。对于电器火灾,要先切断电源;气体、液体火灾要先关闭阀门,然后再灭火。对于大面积火灾,要组织群众扑救,并要注意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人员疏散与逃生在火灾发生时,要尽快疏散人员,特别是那些被困在火场的人员。在逃生时,要保持冷静,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安全设施,如防烟楼梯、封闭楼梯、逃生梯、阳台等。同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的烟雾九、防火防爆的安全知识认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了解各类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特性,知道其可能造成的危害,避免在生产、生活中误用防止火灾蔓延在生产和生活中,要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火灾的蔓延。例如,安装防火门、防火墙、防火卷帘等防止爆炸事故对于可能产生爆炸的环境和条件,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例如,在可能产生静电的环境中,要安装静电消除设备;在可能产生粉尘爆炸的环境中,要定期清理粉尘等应急处理在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理。包括报警、疏散人员、扑救火灾、防止事故扩大等十、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保持冷静在火灾发生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寻找安全出口在火灾发生时,要尽快寻找安全出口,如门、窗、楼梯等。如果出口被火势封锁,要寻找其他逃生途径,如阳台、屋顶等利用消防设施在逃生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火栓、消防梯等防止烟雾中毒在逃生过程中,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的烟雾。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匍匐前进,减少烟雾的吸入报警求助在逃生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要及时报警求助,让消防人员知道你的位置和情况,以便他们能够尽快赶到现场进行救援以上就是关于火灾与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防火防爆的安全意识,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十一、防火防爆的日常预防措施定期检查对于可能存在火灾或爆炸风险的场所和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教育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对火灾和爆炸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员工应了解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知道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禁止违规操作禁止在生产、储存和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进行违规操作,如吸烟、使用明火等。同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防火设施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防火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烟雾报警器等,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于损坏或失效的设施,应及时更换和修复应急预案制定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人。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十二、火灾逃生自救技巧低姿势逃生在火灾中,有毒的烟雾往往比火势更容易致命。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保持低姿势,减少烟雾的吸入利用湿布防烟如果可能的话,可以用湿毛巾或湿布捂住口鼻,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过滤掉有毒的烟雾避免乘坐电梯在火灾中,电梯可能因电力故障而停运,甚至可能因烟雾或高温而损坏。因此,在逃生时应尽量选择楼梯寻找避难所如果逃生通道被火势封锁,可以寻找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难,如封闭的房间。在避难时,应关闭门窗,用湿毛巾堵住门缝,防止烟雾进入。同时,可以通过敲击窗户或挥舞鲜艳的物品向救援人员发出信号保持冷静和积极在火灾逃生过程中,保持冷静和积极的心态非常重要。只有保持冷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只有保持积极的心态,才能增加逃生的成功率十三、防火防爆安全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定期宣传通过企业内部通讯、宣传栏、安全会议等方式,定期向员工宣传防火防爆安全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培训组织定期的安全培训活动,邀请专业人士为员工讲解防火防爆知识、操作技能和安全规程等,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应对能力模拟演练定期进行防火防爆模拟演练,让员工在模拟的火灾或爆炸场景中学习正确的应对方法和逃生技巧,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家庭防火教育除了企业内部的防火防爆教育外,还应加强家庭防火教育,让家庭成员了解家庭火灾的成因、预防措施和逃生方法,提高家庭的整体安全水平总之,防火防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防火防爆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完善防火防爆设施、制定应急预案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