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倪焕之》PPT
《倪焕之》是现代作家叶圣陶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28年连载于当时的《教育杂志》。作品主人公倪焕之是一个向往革命、要求改良社会、实现自己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
《倪焕之》是现代作家叶圣陶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28年连载于当时的《教育杂志》。作品主人公倪焕之是一个向往革命、要求改良社会、实现自己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从倪焕之的身上,可以看到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他们不满现实,要求改革和进步;他们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积极投身于社会政治活动;他们追求真理,渴望为改造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由于他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往往不能正确地把握现实,因而在人生的道路上常常遭到失败和挫折。倪焕之从小受“五四”精神的影响,怀着“为国家为社会尽一些力”的热情,从乡村来到上海。他立志于教育,希望通过教育来改良社会,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相信“社会是变动的,将来是光明的”,认定“教育不是为一天半天,是为百年千年”。他反对旧教育,认为旧教育“只是养成一群没有用的人,甚至养成一群害群之马”,因此他主张“学生应该受一种新教育,养成他们有知识,有胆识,有道德,能爱国,能做事”。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甘愿到“县立第三师范”这样的偏僻学校去任教。倪焕之来到“县立第三师范”后,尽管校长董槐初思想守旧,教师中除金树伯外大都昏庸无能,但他仍不辞劳苦地整顿校务,并亲自为学生上国文课,讲解《阿Q正传》,试图通过教育来改良社会。然而,他的努力却遭到了守旧势力的围攻。他的同事金树伯等攻击他“思想新奇,行为不近人情”,而校长董槐初更是视他为异端,多方挑剔,最后竟以“行为不检”将他辞退。倪焕之因此“觉得教育界不是久留之地”。倪焕之离开学校后,在好友张士屏的引荐下,到女子中学担任了历史教员。这时,他的好友王乐山也来到这所学校任教。王乐山思想更为激进,她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革命书籍,并开始注意工人运动。在她的影响下,倪焕之也阅读了一些革命书籍,并经常与王乐山一起谈论社会问题,逐步认识到“社会是个战场,教育也只是个战场”。倪焕之在与王乐山的接触中,思想上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他还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因而对革命的认识仍然是模糊的。倪焕之在女子中学任教时,与校长蒋冰如的女儿蒋婵娟恋爱并结婚。蒋婵娟是一个新女性,她追求自由,不满封建家庭的束缚,因此毅然选择与倪焕之结婚。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苦,但两人却过得十分幸福。倪焕之在蒋婵娟的支持下,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并开始注意工人运动。他参加了工会,与工人建立了联系,并帮助他们组织起来。他还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反对军阀混战,支持北伐战争。然而,好景不长。北伐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开始镇压革命力量。倪焕之所在的学校被反动军阀查封,他也被迫失业。在失业期间,他曾试图通过教育来谋生,但终因找不到工作而陷入困境。这时,他的好友王乐山也因参加革命活动而被捕入狱。这一系列打击使倪焕之深感痛苦和失望。他开始怀疑自己的理想是否正确,感到“自己只是一个软弱的人”。在失望和痛苦中,倪焕之病倒了。在病中,他回忆起了自己的一生,深感自己的失败和挫折。他意识到自己虽然有着美好的理想,但却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因而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他感到自己的一生是“失败的,没有价值的”。最终,倪焕之在病中离开了人世。倪焕之是叶圣陶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创作的现实主义小说《倪焕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向往革命、要求改良社会、实现自己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一、倪焕之的教育理想倪焕之从小受“五四”精神的影响,怀着“为国家为社会尽一些力”的热情,从乡村来到上海。他立志于教育,希望通过教育来改良社会,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反对旧教育,认为旧教育“只是养成一群没有用的人,甚至养成一群害群之马”,因此他主张“学生应该受一种新教育,养成他们有知识,有胆识,有道德,能爱国,能做事”。倪焕之来到“县立第三师范”后,尽管遭到守旧势力的围攻和排挤,但他仍不辞劳苦地整顿校务,并亲自为学生上国文课,讲解《阿Q正传》,试图通过教育来改良社会。他认为“教育不是为一天半天,是为百年千年”。他相信“社会是变动的,将来是光明的”,并坚信教育有着改变社会的巨大潜力。二、倪焕之的社会参与倪焕之不仅关注教育,也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他加入工会,与工人建立联系,帮助他们组织起来,反对军阀混战,支持北伐战争。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三、倪焕之的人生挫折然而,倪焕之的人生道路并不平坦。他因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多次遭到守旧势力的打击和排挤。在失业期间,他深感自己的失败和挫折,开始怀疑自己的理想是否正确。这种挫折感使他感到自己的一生是“失败的,没有价值的”。四、倪焕之的精神追求尽管经历了种种挫折和打击,倪焕之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精神追求。他始终坚信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并在病中回忆起了自己的一生。他认识到自己虽然有着美好的理想,但却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因而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这种认识使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五、倪焕之的意义《倪焕之》通过主人公倪焕之的一生,展现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他们不满现实,要求改革和进步;他们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积极投身于社会政治活动;他们追求真理,渴望为改造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由于他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往往不能正确地把握现实,因而在人生的道路上常常遭到失败和挫折。倪焕之的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他的人生经历和精神追求,对于我们理解和评价当时的社会和历史背景,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六、结语《倪焕之》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和知识分子精神面貌的经典小说。通过主人公倪焕之的一生,作品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困境。同时,作品也展示了知识分子对于理想和信仰的坚持与追求,以及他们在面对挫折和打击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和勇气。在今天看来,《倪焕之》仍然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勇敢面对挫折和打击;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关注社会的现实和问题,积极投身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伟大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