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音乐《山河图》
58c3756b-c1e6-4349-9a59-49e9f569b1f2PPT
Hi,我是你的PPT智能设计师,我可以帮您免费生成PPT

辛亥革命PPT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有的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有说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历史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王朝改革失败,发生了戊戌政变,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多次起义,均告失败。清政府随即在各省“坚壁清野”,镇压革命。在这种情况下,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努力,革命党人在新军中发展组织、积极准备,到1911年,两湖地区绝大部分新军士兵都加入了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革命团体在新军中的会员已发展到三、四千人,占新军总数的三分之一,成为革命党人发动起义的主要力量。起义过程武昌起义1911年10月9日,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秘密研制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至,搜去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旗帜等,秘密泄露。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尧澄、杨洪胜等人相继被捕,清政府下令按名册逮捕革命党人,形势紧迫。文学社和共进会的主要领导人蒋翊武、刘公等商议决定立即于10月11日发动起义。然而,由于消息走漏,起义被迫提前至10月10日晚发动。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清朝灭亡。各地响应武昌起义成功后,各省纷纷响应,因为清朝各地军队大多因辛亥革命而群龙无首,并且已经失去战斗力,所以革命军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便取得13个省的光复。这些省份包括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除了中国本部十八行省之外,蒙古、西藏、青海等地也有部分脱离清帝国统治的响应。另外,在起义各省中,四川是经历战斗最激烈、情况最复杂的地区。1911年11月27日,蜀军政府成立,赵尔丰被捕。成都光复后,四川各地革命党人积极响应,先后光复顺庆、泸州、叙永、永宁、资州、荣昌、隆昌、富顺、南溪、犍为、嘉定、高县、筠连、盐边、屏山、叙永、合江、纳溪、开江、广安、大竹,绵州、茂州、邛州、眉州、雅州、嘉定、潼川、龙安、宁远、松潘、理番等30多州县。清帝退位革命党人并没有像清朝统治者和立宪派那样低估了人民的革命热情,他们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了大量的会党、新军、学生等群体参与到革命中来,并争取到相当部分的旗人加入革命的行列,最终使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影响与意义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统治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百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辛亥革命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笼。自汉代董仲舒以来的中国思想文化,君臣关系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也是文化上、道德上的绝对权威。辛亥革命从行动上坚决地打倒皇帝,从舆论上对君权神授观念和皇权思想进行鞭挞和批判,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为探索救国兴邦的道路打开了新的思想境界。促进了社会习俗的除旧布新辛亥革命的实际政治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政治体制的革故鼎新带来了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面貌为之一新。正是这些新的社会变化,打开了中国通向现代化的闸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开启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局限性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人民的生活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在革命中表现出明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未能彻底打破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未能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也未能在革命胜利后有效地巩固革命成果。未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辛亥革命未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未能形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这使得革命的力量相对薄弱,难以对抗强大的反革命势力。总结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和社会习俗的除旧布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然而,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以及未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等原因,辛亥革命未能彻底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尽管如此,辛亥革命仍然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