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覃塘区PPT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贵港市西北部,介于东经109°47′至110°11′,北纬23°11′至23°25′之间。覃塘区东邻港北区,西...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贵港市西北部,介于东经109°47′至110°11′,北纬23°11′至23°25′之间。覃塘区东邻港北区,西连武宣县,南接港南区,北毗来宾市兴宾区。总面积1302平方千米,下辖11个镇。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覃塘区常住人口为419032人。历史沿革覃塘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秦统一岭南后,覃塘区属桂林郡布山县地。汉初,布山县属南越国地,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布山县属郁林郡。三国吴凤凰三年(274年),置桂林县,治所在今三里镇汉城屯,属郁林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桂林县,置阿林县,属郁林郡。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南宕州,领郁平、阿林、岭山、兴德4县。贞观九年(635年),撤南宕州,阿林县属贵州(治所在今贵港市城区)。贞观十二年(638年),改阿林县为怀泽县。天宝元年(742年),改贵州为郁林郡,怀泽县属之。乾元元年(758年),复贵州,怀泽县属之。五代十国时期,怀泽县属楚地。宋开宝五年(972年),废怀泽县,置怀泽镇,属贵州。熙宁四年(1071年),置贵平县,治所在今贵港市城区,属贵州。元丰元年(1078年),撤贵平县,复置怀泽县,属贵州。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贵平县,属贵州。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贵州为贵县,属浔州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置覃塘巡检司,属贵县。清仍之。民国元年(1912年),贵县属浔州府。民国2年(1913年),废浔州府,贵县属苍梧道。民国3年(1914年),改道为区,贵县属郁林区。民国19年(1930年),贵县属苍梧民团区。民国21年(1932年),属梧州民团区。民国23年(1934年),属广西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1940年),属广西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31年(1942年),属广西第一行政督察区。1949年12月11日,贵县解放,属郁林专区。1951年7月,郁林专区改名玉林专区,贵县属之。1958年7月,贵县与玉林县合并为玉林县,治所设玉林镇。1961年5月,复置贵县,属玉林专区(1971年改玉林地区)。1995年10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贵县撤县设市,由玉林地区代管。2003年3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贵港市升格为地级市。2003年6月2日,贵港市正式挂牌成立,辖港北、港南、覃塘3个区和平南县,代管县级市桂平市。行政区划覃塘区下辖11个镇:山北镇、覃塘镇、东龙镇、三里镇、黄练镇、石卡镇、蒙公镇、木梓镇、大岭乡、根竹乡、五里镇。区政府驻覃塘镇。地理环境覃塘区位于广西贵港市西北部,地处北纬23°11′至23°25′和东经109°47′至110°11′之间。东邻港北区,西连武宣县,南接港南区,北毗来宾市兴宾区。地势北高南低,略呈马鞍形,最高峰为莲花山,海拔1052米,最低点为三里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