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常见内外科急症第二节脑卒中PPT
脑卒中概述脑卒中(Stroke)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引起脑组织损伤。脑卒中是导致长期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脑卒中概述脑卒中(Stroke)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引起脑组织损伤。脑卒中是导致长期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脑卒中的分类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血管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最常见的类型是血栓形成,即血液中的凝块阻塞了血管。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泄漏到脑组织或脑室中。这通常是由于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脑卒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和血栓形成高血压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心脏疾病如心房颤动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其他包括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等发病机制血栓形成血管内壁损伤、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等因素导致血栓形成血管破裂高血压、血管壁薄弱等原因导致血管破裂脑卒中病情评估美国辛辛纳提院前卒中量表该量表用于快速评估疑似脑卒中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意识、言语、运动功能等方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NIHSS是一个用于评估脑卒中严重程度的量表,包括意识水平、视野、面瘫、语言、运动等多个方面。脑卒中临床表现突然出现的面部、肢体麻木或无力突然出现的视力模糊、双影或失明突然出现的言语不清或理解障碍突然出现的眩晕、平衡失调或行走困难突然出现的不明原因的严重头痛意识障碍或抽搐脑梗死与脑出血鉴别要点脑梗死通常由血栓形成导致症状通常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逐渐发展常见于老年人常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脑出血由血管破裂导致症状突然出现常常非常严重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急救原则快速识别并转运至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尽早进行病因治疗如溶栓、止血等控制并发症如脑水肿、感染等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炼急性脑卒中急救流程图快速识别疑似脑卒中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保持患者安静避免搬动到达医院后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头颅CT、MRI等根据病情进行病因治疗如溶栓、止血等控制并发症如脑水肿、感染等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炼出血性脑卒中救治要点控制血压防止继续出血使用止血药物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如开颅血肿清除术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缺血性脑卒中救治要点尽早进行溶栓治疗恢复血管通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栓形成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监测生命体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关键时间推荐发病后3小时内是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窗发病后6小时内仍可考虑溶栓治疗超过6小时后溶栓治疗的效果会大打折扣静脉溶栓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在18-80岁之间NIHSS评分在4-25分之间发病时间在3小时内(部分情况下可延长至6小时)禁忌症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近3个月内有颅内手术、外伤或卒中史近2周内有大面积脑梗死或心肌梗死史活动性内出血或出血倾向严重的高血压或低血压血糖低于2.7mmol/L或高于22.2mmol/L明显的肝功能或肾功能损害即刻护理措施一般护理保持患者安静避免搬动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专科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遵医嘱给予溶栓、抗血小板、降压、降糖等药物治疗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尿潴留和便秘心理护理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和焦虑情绪提供疾病相关信息和治疗方案增强患者信心与患者家属沟通共同支持患者康复护理评估患者的康复需求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疗法、语言疗法等早期开始康复锻炼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定期评估康复效果调整康复计划教育与指导向患者和家属普及脑卒中的相关知识教导患者如何识别脑卒中的早期症状提供健康生活方式建议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应对脑卒中的复发风险出院指导确保患者了解出院后的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提供继续康复和随访的建议强调定期复诊的重要性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并发症或复发情况总结脑卒中是一种紧急且严重的医学状况,需要迅速识别和适当的治疗。了解脑卒中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急救和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和公众都应接受相关培训,以便在发生脑卒中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急救和护理。同时,通过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可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降低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脑卒中预防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旨在减少脑卒中的发生。这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通过定期监测和控制这些指标,可以减少脑卒中的风险健康生活方式提倡均衡饮食,减少盐、糖和饱和脂肪的摄入;增加体力活动,保持适当的体重;戒烟限酒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有助于预防脑卒中二级预防二级预防主要针对已发生过一次脑卒中的患者,目的是防止再次发生。这包括:病因治疗针对导致脑卒中的病因,如动脉粥样硬化、心房颤动等,进行积极的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对于非心源性栓塞性脑卒中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降低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控制危险因素同一级预防,需要继续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三级预防三级预防主要关注脑卒中后的康复和防止复发。这包括:康复治疗通过物理疗法、语言疗法、心理疗法等综合手段,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继续控制危险因素在康复过程中,仍需继续关注并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定期随访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导致脑卒中复发的因素社区和公众教育普及脑卒中知识通过宣传册、讲座、媒体等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脑卒中的相关知识,提高大众对脑卒中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培训急救技能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开展脑卒中急救技能的培训,提高公众在脑卒中发生时的急救能力建立急救网络建立覆盖城乡的脑卒中急救网络,确保患者在发病后能够迅速得到专业的医疗救治政策支持和研究进展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脑卒中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包括提供财政补贴、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等研究进展医学界应继续加强脑卒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脑卒中的诊治水平结语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但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可以降低其发生率、减少其致残率和死亡率。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包括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和公众等各方携手合作,共同推动脑卒中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脑卒中康复与功能恢复早期康复介入急性期康复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介入,包括体位摆放、关节活动度维持、肌肉力量训练等床边康复随着患者病情的改善,可以在床边进行坐位平衡、转移训练等,逐步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康复评定定期评定对患者进行定期康复评定,包括肌力、肌张力、平衡功能、认知功能等方面,以制定和调整康复计划个体化康复计划根据评定结果,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包括康复目标、康复方法、康复时间等功能恢复运动功能恢复通过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语言功能恢复对于语言障碍的患者,通过语言疗法进行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心理功能恢复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手段,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康复信心康复教育患者教育向患者和家属普及康复知识,教育患者如何正确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社会支持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增加社交互动,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家庭环境改造无障碍环境对患者家庭环境进行改造,如增加扶手、防滑垫等,提高患者的居家安全性辅助器具为患者提供合适的辅助器具,如轮椅、助行器等,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社区资源利用社区康复中心利用社区康复中心的资源,进行定期的康复训练和功能评估社区活动鼓励患者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如健康讲座、康复俱乐部等,增加社交互动长期随访与管理定期随访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及时调整康复计划慢性病管理对于伴有慢性病的患者,进行长期慢性病管理,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总结与展望脑卒中的防治和康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通过加强脑卒中防治知识的普及、提高急救能力、优化康复服务、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脑卒中的防治和康复工作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