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会昌PPT
毛泽东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译文东方即将初露曙色,但请不要说你来得早...
毛泽东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译文东方即将初露曙色,但请不要说你来得早。我遍踏青山仍正当年华,这儿的风景最好。会昌县城外面的山峰,一连串直接连去东海。战士们眺望指点广东,那边更为青葱浓郁。创作背景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长征。当时,毛泽东强令林彪率红军主力先行,自己则率领中央机关和红军总部留在苏区坚持斗争。10月17日,中共中央率中央红军主力8.6万余人,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途,开始了著名的万里长征。24日,中央红军所部渡过贡江,向于都进发。毛泽东则率中共中央机关及部分红军部队,从瑞金出发,向会昌行进,准备前往长汀。毛泽东登上会昌城外的高峰,眺望周围山势的险峻,展望革命前景的广阔,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吟成了这首慷慨豪迈的词章。赏析此词首句“东方欲晓”,明显地透露出对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的坚定信念和旺盛斗志。“莫道君行早”句,诗意地告诫人们,不要因为时局暂时的困难而徒然叹惜、悲观失望。以上二句,一正一反,相互为用,不仅使全词的意境豁然开朗,而且使词中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彰显。从词中的“踏遍青山人未老”句可以看出,作者当时正处在人生和事业的峰巅时期,大有可为,他全身洋溢着一种乐观、健康、豪迈的创造精神。这种精神,与充满乐观信念和旺盛斗志的“东方欲晓”的意境,是完全一致的。所谓“风景这边独好”,并非是诗人初来乍到会昌时的即兴赞美,它是诗人对革命根据地大好形势的由衷肯定,是自己政治抱负得以施展的生动写照。“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进一步写会昌附近的高山,气势雄伟,一直连接到天边。“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南粤”,即广东。“郁郁葱葱”,形容树木苍翠茂盛。会昌城外的高峰,在红军战士的眼里,不过是小小一隅,那里树木苍翠茂盛,一派生机盎然。从表面看,“风景这边独好”是诗人在会昌城头游目骋怀面对东南沿海诸省时写下的赞美词句,但从实质上看,诗人在此是有所“寄托”的。全词通过对会昌及周围地区山高林密,广阔壮美的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受排挤、不得志的愤懑和孤寂思乡的情怀。同时,通过描写红一方面军会昌战役和红军攻克粤东、闽西大片地区的战斗情景,赞颂了红军指战员不畏强敌,英勇克敌的战斗精神。全词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的革命豪情和对革命根据地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全词格调高昂,意气风发,壮怀激烈,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