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内涵要求PPT
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演变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动力的重要源泉,是社会发展阶段的本质特征,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体现。党的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
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演变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动力的重要源泉,是社会发展阶段的本质特征,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体现。党的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依据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依据是: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意义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意义是: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发生重要变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这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取得历史性成就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互作用达到新高度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将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达到新高度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强劲的动力标志着我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世界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新选择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涵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涵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活需要是人民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生态生活等方面更高层次、更丰富多样的需要,是五位一体的总体性需要,既包括生存需要,也包括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整体性需要。不平衡,主要是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存在失衡现象,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提升。不平衡问题表现为经济发展不平衡、政治发展不平衡、文化发展不平衡、社会发展不平衡、生态发展不平衡等。不充分,主要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发展任务仍然很重。不充分问题表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充分、发展全面性不充分、发展普惠性不充分、共同富裕不充分、人的全面发展不充分等。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提出的新要求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提出的新要求是: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挑战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挑战是: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不断增强国家安全能力。要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建设,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敌对势力渗透颠覆捣乱破坏活动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实践路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实践路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