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空论中对督脉的介绍PPT
在《黄帝内经》的《骨空论》篇章中,督脉作为人体十四条经脉之一,被赋予了极高的重要性。督脉起始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
在《黄帝内经》的《骨空论》篇章中,督脉作为人体十四条经脉之一,被赋予了极高的重要性。督脉起始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督脉的别名有长强、脊中、悬枢、命门、腰俞、阳关、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等,共28穴。督脉的生理功能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被称为“阳脉之海”。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经之海”。督脉的阳气充足,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它主要调节阳经气血,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督脉经气异常,可出现“实则脊强,虚则头重”的病变。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具有统率、督促的作用。另外,神经系统的疾病,以及热病、精神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脊椎疾病等,都与督脉有密切关系。督脉的病理表现督脉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督脉阳气不足,失于温煦,可见头项背腰部怕冷、酸软无力、头目昏眩、精神不振、易疲劳、生殖机能减退、二便失禁或遗尿、男子精冷不育、女子宫寒不孕等虚寒症状;二是督脉阳气亢盛,失于制约,可见头项背腰部疼痛或拘急、强直、角弓反张、心烦失眠、神昏谵语、面赤身热、头痛如裂、口渴欲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实热症状。督脉的调理方法督脉的调理方法主要包括针灸、推拿、艾灸等。针灸可以刺激督脉上的穴位,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推拿则通过按摩督脉线路,促进气血流通,舒缓肌肉紧张。艾灸则利用艾草的温热性质,刺激督脉穴位,达到温补阳气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锻炼方法来调理督脉。例如,站桩、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都可以帮助调和督脉的气血,增强身体的阳气。督脉与健康督脉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保持督脉的通畅和阳气的充足,对于维护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的运动锻炼、合理的饮食搭配等,以维护督脉的正常功能。同时,在出现督脉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针灸、推拿或艾灸治疗。总之,《骨空论》中对督脉的介绍体现了中医对人体经络系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通过对督脉的调理和维护,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