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遵义PPT
遵义名人传记遵义,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孕育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其中,杨粲和尹珍就是遵义历史上的两位璀璨明星。杨粲杨粲,字文卿,小字伯强,是唐僖宗乾符三年(...
遵义名人传记遵义,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孕育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其中,杨粲和尹珍就是遵义历史上的两位璀璨明星。杨粲杨粲,字文卿,小字伯强,是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入据播州(即今遵义)的杨氏鼻祖杨端之十三代孙。作为杨轼之子,他幼年过继给伯父杨轸为嗣。秉性好学,笃信儒家经典,少年即怀大志。宋宁宗嘉泰初年(公元1201年),他袭播州安抚使,执掌播事30余年,是播州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中兴人物。杨粲治播州以“文武兼资”著称,史籍说他“性孝友、安俭,素治政宽简,民便之”。他的事迹被载入《杨文神道碑》,称赞他:“士类羽流,皆称其喜儒而好礼,乐善而种德。”尹珍尹珍(79-162),字道真,是东汉牂牁郡毋敛(今贵州正安境内)人。他是贵州最早见诸文字,最先走出大山、叩问中原文化的著名儒学者、文学家、教育家和书法家。尹珍曾任尚书承郎、荆州刺史等职,为贵州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遵义的民俗风情遵义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其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仡佬族的传统文化。仡佬族有着独特的祭祀活动,如祭天朝祖和吃新节。祭天朝祖是仡佬族祭祀祖先的仪式,通常在清明节前后举行,由礼祭、文祭和乐祭三部分组成。而吃新节则是仡佬族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时间多在农历七月初七,家家户户都会用新收获的农作物制作美食,祈求来年五谷丰登。此外,遵义还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如仡佬族傩戏和凤冈响水岩高腔茶灯。傩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驱鬼逐疫、消灾纳吉的巫术活动,盛行于商周时期,已流传几千年。而凤冈响水岩高腔茶灯则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以打击乐器为主,歌声宏亮而悠扬,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遵义的特色美食遵义的美食文化同样令人垂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遵义羊肉粉,已有300余年制作历史。羊肉粉选用当地的优质羊肉,经过长时间的慢炖,使得羊肉熟透而不烂,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米粉则是用优质的大米磨制而成,雪白细腻。汤汁鲜淳红亮,辣香味浓,油大不腻,每一碗羊肉粉都是一次味蕾的盛宴。除了羊肉粉,遵义还有遵义豆花面、务川仡佬油茶和遵义鸡蛋糕等特色小吃。遵义豆花面最初为佛教素面,创制于20世纪初,面条浸在豆浆之中,上面盖着一团雪白的豆花,再加上特制的辣椒水,味道鲜香可口。务川仡佬油茶则是贵州省务川县的一种传统饮食小吃,代表了当地的饮食文化和仡佬族的饮食习惯。遵义鸡蛋糕起源于清代后治年间,已有百年多历史,以质优味美、营养丰富而著称。遵义的古建遗存遵义拥有丰富的古建遗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海龙屯遗址和遵义会议会址。海龙屯遗址位于贵州省遵义老城,始建于1257年,毁于1600年,是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海龙屯土司文化遗存。遗址三面环水,一面衔山,地势险要,如今周长约6公里的环囤城墙尚存。而遵义会议会址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红色遗址之一,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这座建筑原为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修建于30年代初。在这里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点。结语遵义这片土地孕育了无数杰出的人物,传承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孕育了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留下了珍贵的古建遗存。无论是名人传记、民俗风情、特色美食还是古建遗存,都展现了遵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