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尔哈德滴定法PPT
佛尔哈德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氯离子、碘离子和硫氰酸根等阴离子。以下是对该方法的一些详细介绍:佛尔哈德滴定法简介佛尔哈德滴定法是一种...
佛尔哈德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氯离子、碘离子和硫氰酸根等阴离子。以下是对该方法的一些详细介绍:佛尔哈德滴定法简介佛尔哈德滴定法是一种银量法,其根据是碘化银的溶解度比氯化银小,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时,首先生成氯化银,随著硝酸银的加入,溶液中氯离子减少,碘化银将逐渐析出,而析出的碘化银又可以溶于过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利用这一特性,将硝酸银标准溶液加入到被测溶液中,若刚好使被测溶液中的氯离子全部生成氯化银沉淀,这时银离子的含量与氯离子的含量在数量上应相等,于是可根据加入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求得被测溶液中氯离子的含量。佛尔哈德滴定法原理佛尔哈德法包括直接滴定和间接滴定两种方法:直接滴定是利用AgNO3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有I⁻存在的待测溶液,具体过程如下:在酸性溶液中,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碘化物溶液时,首先析出的是I₂,继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则I₂与过量的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析出的I⁻在酸性溶液中又与过量的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此时再以标准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析出的I⁻至终点即可求得待测溶液中I⁻的含量。间接滴定是利用已知浓度的NaCl标准溶液滴定一定体积的AgNO3溶液后,再用已知浓度的Na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溶液,以确定待测溶液中Cl⁻的含量。具体过程如下:向待测溶液中加入已知浓度的NaCl标准溶液时,首先析出的是Ag⁺与Cl⁻结合生成的AgCl沉淀,继续加入NaCl标准溶液时,则AgCl沉淀溶解并转化为AgCl饱和溶液。此时再向溶液中加入已知浓度的NaSCN标准溶液,则有Ag⁺与SCN⁻结合生成红色的AgSCN络合物。该络合物在一定范围内与Ag⁺浓度成正比,可据此推算待测溶液中Cl⁻的含量。佛尔哈德滴定法操作步骤直接滴定操作步骤(1)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容器及附着物,用滤纸吸干内壁水珠;(2)加入固体碘化钾0.5g及少量蒸馏水溶解;(3)加入蒸馏水至总体积约200mL;(4)加入10%盐酸溶液约10mL;(5)用已知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6)用已知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进行反滴定至终点。间接滴定操作步骤(1)在酸度计上进行电位滴定实验:首先将电位器调整到125mV附近处(大约值);并选择适当的搅拌子、电位计常数及单位系数。以终点红色退去代替半点变化终点信号等观察确定电极斜率好坏等因素。把接收装管用自来水和煮沸过的蒸馏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吸干水珠后插入支架固定旋紧;将电极插头插入插座;将电极浸入盛有待测液的烧杯内(或塑料瓶)并将液面调到电极头部进入溶液约5mm处;选择适当的搅拌速度;记录室温及相应的pH值;在电位器上读取电极电位值并记录下数据。将电极取出用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吸干水珠后自然干燥备用;把装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滤纸吸干水珠后备用。倾倒掉用水洗过的电极内的残余液体将洗过电极的自来水倒入废液收集瓶中后自然干燥。(2)用固体氯化钠溶解:将氯化钠倒入圆底烧瓶中并加入约50mL蒸馏水溶解后并稀释至总体积约100mL;加入10%盐酸溶液约10mL;将此溶液加热至沸后停止加热;稍冷后趁热过滤于烧杯中;将滤液加热至近沸后冷却至室温转移到试剂瓶中密塞摇匀。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装入滴定管中调整液面至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