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PPT
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新喻傅子仁,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新喻镇章塘村人,中国现代画家,“新山水画...
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新喻傅子仁,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新喻镇章塘村人,中国现代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生平经历早年经历傅抱石出生于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新喻镇章塘村一个贫穷的书香门第,自幼酷爱国画。二岁时,母亲就教他识字,并常给他讲述屈原、诸葛亮、岳飞等人的故事。四岁时,父亲就教他吟诗作对,还常给他讲解唐诗、宋词等。五岁时,家人把他送入私塾,七岁时已开始读《论语》、《诗经》等。十岁时,已能写诗作文,经史子集无不精通,传统国学底蕴相当深厚。东渡日本1931年傅抱石东渡日本,入东京帝国美术学校研习绘画和美术史。执教中央大学1938年傅抱石应徐悲鸿之聘,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创作《傅抱石画集》1945年傅抱石和他的挚友关山月,在重庆举办了轰动整个山城的画展,展出他们精心创作的巨幅国画《人民的光荣》《大西南建设图》《待细把江山图画》等。受到毛泽东接见1950年傅抱石受到毛泽东的接见与宴请,并接受了创作任务——绘制毛主席像。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60年傅抱石担任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和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绘画风格与成就傅抱石的画风洒脱纵逸,发扬了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精神。他的山水画构图能打破常规,善于用浓墨、渲染等法作山石林泉的点线面,意境雅淡而不失磅礴。他的金陵十二钗图是其人物画代表作之一。独具一格的山水画在绘画技法上,傅抱石是创新传统的代表。早年他受黄宾虹的影响创立了“抱石皴”,丰富了国画的表现技法。中年他结合自己对巴山蜀水的感受创造了“散锋笔法”,将皴擦渲染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效果。晚年他受郭沫若诗词启发创造了“水墨落纸斑驳而深沉”的“抱石皴”。这种独特的皴法使他的作品给人一种特别的美感。影响深远的著作傅抱石的著作影响很大。他著有《中国绘画变迁史》《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的研究》《中国绘画理论》《人物山水技法》《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中国美术年表》等。他还在《人民日报》上开设了“人民画谱”专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普及中国画的知识。他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一文还受到郭沫若的高度评价。人格魅力与影响力傅抱石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杰出的艺术成就,对中国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画家,更是一位引领时代潮流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不仅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更展现了他勇于创新、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傅抱石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赞誉,在国际上也得到了高度评价。他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国际展览,并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所收藏。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为中国画坛增添了光彩,也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傅抱石的作品傅抱石的作品数量众多,且涵盖了多个领域。他的山水画、人物画、花卉画等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他的山水画是他最为擅长的领域,也是他艺术成就的代表。他的山水画构图新颖,笔墨淋漓,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绘画作品,傅抱石还留下了大量的文字作品,包括画论、画史、诗词等。这些作品也是他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画的历史和特点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傅抱石的影响力傅抱石对中国画坛的影响力深远,他的作品和思想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他的学生和追随者们继承了他的艺术思想,继续探索中国画的创新之路。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为中国画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和进步。总的来说,傅抱石是中国画坛上一位杰出的画家和艺术家,他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