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义PPT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地区领导农民自卫军、工人纠察队和革命士兵举行的武装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中国共...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地区领导农民自卫军、工人纠察队和革命士兵举行的武装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进一步在全国人民面前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在起义受挫后,毛泽东从实际情况出发,毅然改变了原定的进攻并夺取省城长沙的计划,及时率领工农革命军向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农村进军,走上了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的正确发展方向。秋收起义中组成的工农革命军,后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基本骨干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地区领导农民自卫军、工人纠察队和革命士兵举行的武装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进一步在全国人民面前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在起义受挫后,毛泽东从实际情况出发,毅然改变了原定的进攻并夺取省城长沙的计划,及时率领工农革命军向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农村进军,走上了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的正确发展方向。秋收起义中组成的工农革命军,后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基本骨干之一。历史背景1927年,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国民党反动派篡夺革命胜利果实的企图日益明显。9月,中共中央决定发动南昌起义,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经不起敌人的围攻堵截,起义宣告失败。当时,毛泽东力主保存实力,改变进攻敌人的方向,因而随同南昌起义军撤退到广东潮州。但中共广东省委却在广州召开会议,作出“组织所谓广东省会暴动”的错误决策。毛泽东在会上坚决反对这一冒险行动,会议最后通过的决议却把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排除在外。会后,毛泽东被迫离开广东,前往江西边界领导秋收起义。起义过程计划起义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出席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会议最后决定派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决定组成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领导秋收起义。8月30日,中共中央给前委发来“九月来信”,提出了“现在中心问题是抓住很好的机会去扩大政治影响”,“用地方武装及自卫军解决各县的政权机关及土豪劣绅”等策略问题。9月9日,秋收起义开始。参加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分别从修水、安源、铜鼓等地出发,向长沙进击。攻打长沙由于敌强我弱,缺乏作战经验,加上指挥失当等原因,起义受到严重挫折。1927年9月19日,毛泽东在浏阳县文家市里仁学校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保存实力,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坚持战斗。会后,毛泽东带领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的三湾村时进行了改编: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班、排有小组,连有士兵委员会。这些措施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三湾改编后,毛泽东率部队到达宁冈县古城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意义及影响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进一步在全国人民面前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在起义受挫后,毛泽东从实际情况出发,毅然改变了原定的进攻并夺取省城长沙的计划,及时率领工农革命军向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农村进军,走上了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的正确发展方向。秋收起义中组成的工农革命军,后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基本骨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