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军长建设哈工大克服的困难PPT
背景介绍哈尔滨工业大学(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哈工大,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
背景介绍哈尔滨工业大学(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哈工大,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始建于1920年,创办名称是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后历经几个阶段的更名,1928年,学校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它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并是九校联盟(C9)等多个联盟的成员。2000年与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截至2022年12月,在哈尔滨、威海、深圳设有三个校区,下设22个学院,提供107个本科专业,共有专任教师4160人,学生55901人。陈赓军长的贡献陈赓,原名陈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湘乡。出身将门,其祖父为湘军将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1952年5月,陈赓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他以原军事工程学院为基础,调集华东、华北地区工学院、农学院、师范学院的有关科系,重新组建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陈赓在担任院长期间,深入到教学第一线,认真听取教师意见,带头讲新课,带头备课,带头辅导学生。他还亲自带领师生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使哈军工在国内首先开始了原子能等尖端科学技术的研究。克服的困难人才短缺在陈赓军长刚刚接手哈工大时,学校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积极从全国各地调集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资金不足当时的哈工大不仅人才短缺,资金也是一个大问题。陈赓军长多方筹集资金,甚至亲自向中央领导汇报和争取支持。在他的努力下,哈工大逐渐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支持,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基础设施落后由于历史原因,哈工大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教学和科研条件都相对较差。为了改善这一状况,陈赓军长积极推动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的更新和改造学科设置不合理哈工大在学科设置上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有些学科的设置与国家的战略需求不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赓军长积极推动学科调整和优化,加强了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关的学科建设管理体制不健全当时哈工大的管理体制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赓军长积极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了学校的内部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总结陈赓军长在建设哈工大的过程中克服了诸多困难,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人才、资金、基础设施、学科设置和管理体制等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