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三江侗族自治县PPT
三江侗族自治县,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地处东经108°53′~109°52′,北纬25°22′~26°2′,是湘、桂、黔三省(...
三江侗族自治县,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地处东经108°53′~109°52′,北纬25°22′~26°2′,是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地和桂北与黔东南两方位交通要道。三江侗族自治县行政区域面积2432平方公里, [1] 2013年,三江侗族自治县有15个乡镇,其中有5个乡,10个镇,年末总人口为36.9803万人, [2] 境内居住着侗、汉、苗、瑶、壮、布依等20多个民族。 [3]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三江侗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321534人。 [34]三江侗族自治县前身为龙胜各族自治县的三江乡,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更名为三江侗族自治县。 [4] 1984年10月成立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5]2013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6.47亿元,增长7.8%。 [2]三江侗族自治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侗族木结构建筑之乡”和“中国侗族大歌之乡”。 [6]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7] 2020年5月9日,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 [8]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9]历史沿革春秋、战国时期,三江属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属秦置的三郡的桂林郡。汉初属长沙国零陵郡桂阳郡。汉武帝时属南郡潭中县地。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公元40年)属潭中县地。三国时期吴孙权置始安郡,废潭中县归属于始安郡。晋代仍属始安郡。南北朝时期宋齐梁陈均属始安郡。隋朝属始安郡始安县地。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属于桂州始安县地。唐贞观八年(634年)在富禄(今古宜)建城,为当地历史上最著名的重镇和物资集散地。五代十国时期属楚,为始安军治地。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富禄土寨置寨头镇军事据点。宋至道元年(995年)并入洛容县。元朝属柳州路洛容县地。明洪武二年(1369年)在老堡乡都宁村合流社置三江巡检司(三江司),管理今广西三江、龙胜及湖南通道等侗族地区,是当时广西与贵州、湖南交接地区的一个军事和行政机构。明正统九年(1444年)在老堡村东面冲(即三江老街口)建城,后称三江城(即今三江县城),城内驻有司署官员及家属和少数客籍汉族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废土归流,同年柳州府在古宜设弹压委员官厅。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古宜设弹压委员官厅,并在老堡设分防经历管理三江司事务。民国元年(1912年)撤销柳州府,改柳州为柳江道属桂林管辖。民国十九年(1930年)柳州道更名柳州民团区,设区司令部于柳州城内。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柳州民团区改称柳州行政监督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广西成立第三行政区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柳州城中区(今柳州市城中区),管辖马平、柳城、雒容、中渡、榴江、柳江、三江、四十八弄等8个县和龙城区的柳州市及阳朔、永安县部分乡(镇)。1949年12月10日,三江县城解放,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柳北军分区三江指挥部,属柳北军分区管辖。1950年2月1日,成立三江特别区人民政府,属柳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导。1952年9月,三江特别区改名为三江县,属宜山专区领导。1955年5月28日,宜山专区更名为柳州专区。1966年2月,国务院决定撤销龙胜各族自治县,将原龙胜各族自治县的三江乡划出成立三江侗族自治县,同年4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撤销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决定》文件,要求撤销龙胜各族自治县建制,并将原龙胜各族自治县所属的三江乡划归融安县管辖。同时,根据《关于成立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决定》,将融安县所属的程村、和平、新平、新民四个公社及茶坪乡划归三江侗族自治县管辖。8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成立三江侗族自治县的通知》,并指出:为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加速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决定成立三江侗族自治县,并就此发出了《关于成立三江侗族自治县的通知》。1966年8月28日,三江侗族自治县正式成立,属柳州地区专员公署管辖。地理环境位置: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地处东经108°53′~109°52′,北纬25°22′~26°2′,是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地和桂北与黔东南两方位交通要道。地形地貌:三江侗族自治县是一个典型的岩溶山地农业县。全县以分水岭为界,东为低山区,占总面积的67.8%;西为丘陵区,占总面积的30.8%;低山与丘陵相间排列,构成地貌的总体格局。地貌的主要类型有山地、丘陵、台地和河谷。气候:三江侗族自治县属于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雨热同季,寒署分明,四季如春。水文:三江侗族自治县河流密布,大小溪河有800多条。其中长度在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00多条。全县多年平均地表水流量18.7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3.42亿立方米。行政区划截至2013年,三江侗族自治县有15个乡镇,其中有5个乡,10个镇。 [2] 分别是古宜镇、丹洲镇、斗江镇、泗南江镇、林溪镇、程村乡、独峒乡、八江乡、老堡乡、富禄苗族乡、洋溪乡、良口乡、同乐苗族乡。县政府驻古宜镇。 [1]人口民族截至2013年,三江侗族自治县总人口36.9803万人。 [2] 境内居住着侗、汉、苗、瑶、壮、布依等20多个民族。 [3]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三江侗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321534人。 [34]经济2013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6.47亿元,增长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3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0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7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05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6736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34.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24.4亿元。 [2]社会事业教育:截至2013年,三江侗族自治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84所(含小学教学点),其中小学134所,初中学校3所(含民办初中),普通高中1所(含民办高中),中等职业学校1所(含民办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1所(含民办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34所(含民办幼儿园)。在校学生总数为4887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