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源介绍PPT
董源简介董源(约934年-约962年),五代南唐画家,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进贤县)人,董源、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董源简介董源(约934年-约962年),五代南唐画家,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进贤县)人,董源、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南唐主李璟朝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界画。其山水画主要师法荆浩、关仝,但也吸收其他诸家技法,形成自己的风格。所作峰峦出没,云雾显晦,溪桥渔浦,洲渚掩映,林麓烟霏,与山川浑然一体,或“浓翠拂人”,或“淡墨轻岚”,皆成妙境。元代赵孟頫称他“唐宋画师所不及”,元代汤垕谓:“五代董源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明代董其昌更尊他为“正宗山水画”的奠基人,认为“文人之画,自董源始”。传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等。董源的艺术风格董源的山水画以表现江南风光为主,其画面构图布局多平远,景物繁密,用笔简淡,设色清雅,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他的画作中,常常出现的是平缓的坡岸、连绵的群山、悠远的江水和稀疏的林木,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董源的笔法圆润流畅,善用披麻皴和点子皴表现山石的纹理和质感,使画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设色淡雅,多用墨色表现山水的层次和变化,形成了独特的“董源体”。董源的影响董源的山水画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艺术风格成为后世许多画家学习和借鉴的对象。他的画作不仅在技法上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构图、意境等方面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董源的山水画作品被视为中国山水画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