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第十七则PPT
引言《人间词话》是清代著名文学家王国维所著的一部词学批评著作,对后世的词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十七则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同样蕴含着深刻的文学批...
引言《人间词话》是清代著名文学家王国维所著的一部词学批评著作,对后世的词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十七则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同样蕴含着深刻的文学批评和美学思考。本文将围绕第十七则展开解读和讨论,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第十七则原文“温飞卿《菩萨蛮》十四首,此其一也。词之佳者,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如温庭筠之‘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少游之‘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虽然自此脱胎,而实有出蓝之妙。温词精绝,亦不外此。然其妙处,亦不外沉郁顿挫。顿挫故有姿态,沉郁则极深厚。既有姿态,又极深厚,词中三味亦尽于此矣。”解读与讨论以不言言之王国维在第十七则中提出了“以不言言之”的观点,这是对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种独特的美学现象的描述。所谓“不言”,并非真的不言,而是通过寄言、寓言、象征等手法,将作者的情感、思考和意境融入其中,使读者在品味词句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字面意义的深层次的美感。这种美感既来自于词句本身的韵味,也来自于读者对词句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的联想和想象。温庭筠与秦观之词在第十七则中,王国维以温庭筠和秦观的词句为例,说明了“以不言言之”的美学特点。温庭筠的“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和秦观的“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都运用了象征和寓言的手法,通过描绘雨后的景象和杏花的零落,寄托了作者对逝去美好事物的哀婉和怀念之情。这种情感并非直接抒发,而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来间接表达,从而达到了“以不言言之”的艺术效果。沉郁顿挫与姿态深厚除了“以不言言之”的美学特点外,王国维还在第十七则中提出了“沉郁顿挫”和“姿态深厚”两个概念。沉郁顿挫指的是词作在情感表达上的起伏跌宕、抑扬顿挫,这种起伏和变化使得词作更具张力和深度。姿态深厚则指的是词作在意境营造上的深邃和广阔,这种深邃和广阔使得词作更具内涵和韵味。词中三味王国维在第十七则的结尾处提出了“词中三味”的概念,即词作应该具备的三种美学特点:姿态、深度和韵味。这三种特点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词作的艺术魅力。姿态指的是词作在结构和表达上的独特性和创新性;深度指的是词作在情感和意境上的深刻性和丰富性;韵味则指的是词作在语言运用和节奏把握上的韵味和美感。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种特点的词作,才能够被称为真正的艺术品。结语《人间词话》第十七则通过对温庭筠和秦观词作的分析和评价,深入探讨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以不言言之”、“沉郁顿挫”和“姿态深厚”等美学特点的内涵和价值。这些特点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我们在欣赏和创作文学作品时需要关注和借鉴的重要方面。通过深入理解和体会这些美学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所在,也能够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更好地运用这些特点来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