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PPT
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历史必然性的认识,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
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历史必然性的认识,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历史必然性的认识,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它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鲜明主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没有强大的国家、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就难以形成,维护国家的统一稳定也就无从谈起。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是事关国运兴衰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百年大计它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纽带和精神血脉。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文化血脉能够把全体人民紧紧联系起来、团结奋进。千百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规律,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光荣传统;正是由于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网络;也正是由于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民族政策体系和治理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得以成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它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举措“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这一伟大梦想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和团结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让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二、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核心要义就是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理念,不断巩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想道德基础,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铸牢”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行动过程,“共同体意识”也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蕴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铸牢”的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理论宣讲活动和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等知识要点,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以及各类宣传载体和平台资源优势作用广泛宣传“铸牢”理念及其重要意义;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以及志愿服务等活动载体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能量思想观念等元素融入其中并贯穿始终;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抓好具体落实落地落细等工作环节等等要注重实践养成培育“知之愈深则行之愈笃”。只有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实践养成培育才能更好地发挥好“铸牢”理念的引领作用。“铸牢”理念不仅是一种思想观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它需要通过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实践和生活化场景来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践养成培育”要以提升公民意识和文明素养为基础着力培养各族群众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基本素质;要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着力塑造良好社会风尚和道德情操;要以倡导尊老爱幼勤劳致富诚信守法等优良民风民俗为切入点夯实传统文化的思想根基等等。三、结语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齐抓共建合力攻坚方能取得实效。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勇毅前行地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伟大工程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增进民族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的精神力量。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基础;奋进实现共同富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全面保障;加大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中华儿女心中,浸润在各民族血脉中,凝聚着我国各族人民为了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而艰苦奋斗的共同历史记忆、共同精神状态和共同价值追求。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凝聚中国的56个民族,实现民族平等、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