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劳动教育
91b85597-7668-4788-a20c-c1996a8e6397PPT
Hi,我是你的PPT智能设计师,我可以帮您免费生成PPT

白居易介绍PPT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郎中、苏州刺史、刑部郎中、秘书监、太子左庶子,后于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早年经历白居易出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自幼聪慧,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到29岁考中进士,32岁走上仕途,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在文学史上,他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号为“诗魔”。他少年时期过得非常贫苦,后来虽官至高位,但仍不忘当年穷困的情状,十分同情劳动人民。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带便发生了战乱。蒲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祸连绵,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白湜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避开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白居易和兄长白幼文、白行简在符离刻苦读书,以致舌上生疮。他自幼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白居易从五六岁起开始学诗,九岁便能够辨别声韵,加上他天生聪明,到十几岁时,已在诗坛上崭露头角。白居易十五六岁时,袖着诗稿,去拜访著名诗人顾况。顾况是当时有名的大诗人,作品深受人们喜爱,他看了白居易的诗稿后,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啊!”意思是说,要在长安这个繁华的城市里生活下去,是很不容易的。白居易听了,并不生气,而是恭敬地回答说:“您说得对,但是我住在长安,已经好几年了。”顾况听了,十分惊讶,细细阅读白居易的诗稿,不由得连连点头赞叹,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有这样的才华,要在长安生活下去,又有什么困难呢?)顾况接着又鼓励白居易说:“好好努力吧,相信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杰出的诗人。”仕途经历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的白居易以第四名及第,授任校书郎。元和元年(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任周至县尉。他进入朝廷后,历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太子少傅等职。白居易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与元稹并称为“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一生为官清廉,致力于改革弊政,关心民众疾苦。他在任期间,积极推行新政,主张减轻赋税、抑制豪强、兴修水利、重视教育等。同时,他也关注民生,多次上书请求减轻民众负担,改善生活条件。这些举措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晚年生活晚年白居易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与裴度、刘禹锡、韦庄、李绅等名士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致力于推动诗歌的革新与发展。他的诗歌作品流传千古,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白居易一生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致力于文学事业和社会改革。他的诗歌作品和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和文人墨客。他的离世对于文学界和社会都是一次巨大的损失。然而,他的作品和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总之,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改革家,他的诗歌作品和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了后人。他的一生都在为文学事业和社会改革而奋斗,他的诗歌